拉卡拉电签版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行业资讯 >

远程移动支付与近场支付(NFC)

2019-11-15 来源:安全付 作者:Memory

  根据Mobile Electronic Transaction( 移动电子业务组织)的定义,移动支付是指借助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终端和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所进行的银行转账、缴费和购物等商业交易的活动。目前,多数移动支付都是通过手机完成。根据用户发起的支付指令在传输时除了借助网络和手机等移动终端之外,是否存在其他通路和介质为标准,移动支付还可作出如下分法:现场支付和远程支付。

  一、远程支付

  远程支付也称线上支付,指利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入移动支付后台系统,完成支付行为的支付方式。移动基础网络的发展为移动支付提供全球无缝网络接人链接奠定了技术基础,移动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为移动支付提供了可视化、便捷的操作界面与客户端并大幅降低成本;此外,传统金融机构在老少边穷地区设立网点或自助设备成本太高,且当地金融交易呈现“金额小、频次低”等特点,未来移动支付将加速普及。例如,用户只通过手机来浏览B2C购物网站或者客户端,并在下单之后通过第三方支付账户、手机银行等服务顺利完成支付的场景。

  近两年来,受移动购物需求的推动,移动远程支付得到快速成长,而近场支付由于经历了相当长时间标准纷争和利益博弈,一直没有形成大规模商用,导致发展缓慢。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移动远程支付用户比例为13. 3%,较2012年提升了近4个百分点;2013年移动近场支付用户比例为3. 6%,较2012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用户使用移动远程支付的金额占比为95%,移动近场支付金额占比为5%。移动远程支付中,网上购物是支付金额占比最大的支付场景;移动近场支付中,超市购物和商场购物是支付金额占比最大的场景;手机刷POS机是支付金额占比最大的支付方式。

  二、近场支付(NFC)

  近场支付,也称现场支付或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目前国内手机近场支付主流技术方案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基于13. 56MHz的非接触技术的NFC、SIM- pass终端技术方案,另一类是基于2. 4GHz的RFID- SIM/SD 卡方案。

  这两种标准各有千秋,关于其优劣的口水战一直未停。13. 56MHz的NFC技术规范是国际移动支付标准,专利由诺基亚、索尼等国际巨头掌控,优点是国际上使用较多,适用于大部分现有的POS终端机。但是,其缺点也非常明显,由于信号易受金属结构影响,消费者必须更换手机和SIM卡,成本比较高,对手机外形和材质的选择余地小。目前,中国银联是这种标准的主要支持者。另一个标准2. 4GHz的RFID- SIM/SD技术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用户只需要付一张SIM卡或SD卡的成本就可以实现手机支付。但是,因为工作频点与银行、公交等主要行业的POS机不一致,需要重新铺设或者改装终端机,这需要公共和金融部门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协调,也需要一定的工作量和成本。

  NFC近场支付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手机厂商将NFC模块打包在手机硬件里,直接绕开运营商与银行合作,比如招行去年与HTC合作推出的手机钱包,就属于这种模式。第二种是将NFC模块与手机SIM卡合而为一,即运营商青睐的NFC- SWP,在这种模式下,运营商将用户的银行卡信息完全写人SIM:卡,用户在任何一个贴有中国银联“闪付"Quickpass标志的POS机上就能支付。也就是说,用户的手机卡同时具有完整的SIM卡功能和银行卡功能。在中国移动的支持下,浦发银行是这一类型中国内最早开展近场支付的商业银行。

  有了NFC手机支付,使得日常支付更加方便,只要轻挥手机就能完成消费。比如在地铁的自动售货机前,将手机贴近刷卡器,即能吐出饮料;在出租车上,轻挥手机即可支付车费。只要将银行卡中的钱存到手机的NFC电子钱包后就能在有“闪付”标志的终端机上刷卡消费。值得注意的是,使用NFC手机支付业务刷手机消费不需要签名和密码,但手机若丢失,NFC电子钱包中的电子现金也不能挂失,因此每次存的钱不要太多,而根据有关规定,NFC手机支付中的电子钱包余额也是不能超过1000元。非接触式移动支付的便利性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在于,利用具有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功能的手机设备进行支付时,只需将手机靠近信息读取设备即可完成支付。

  随着支付标准等相关政策出台及产业链各方加大投人力度推陈出新,近场NFC支付将凭借其高度便利性,以超市购物、公交刷卡场景为突破口,取得快速增长进而渗透至其他消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