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卡拉电签版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行业资讯 >

微博支付的申请、特点及其优势

2020-01-22 来源:移动支付实战攻略 作者:曹一兵

  本文为移动支付实战攻略,其中一章节,如需查看全文,请点击:《移动支付实战攻略》全文

  一、微博支付怎么申请

  2014年1月7日,新浪与支付宝宣布全面打通微博与支付宝账号,联手推出微博支付,无论是微博平台上的在线交易还是线下商家的日常消费,均可用微博客户端直接付款,新版上线的微博客户端已内置了支付服务。2014年7月1日, 新浪微博宣布全面开放支付,首期针对企业商户(蓝V )开放收单功能。申请成功后,相关用户可以发布带有商品卡片的微博,其他网友直接点击商品卡片即可完成购买。微博支付的开放,将为企业卖家提供最低门槛的支付工具,并充分发挥微博平台的海量用户和流量价值, 让消费者买家社会化资产变现成为可能。

  企业卖家通过微博管理中心可提交自助申请,需要填写企业卖家的基本资料、业务资料、财务资料。在申请过程中,企业卖家需要验证企业支付宝账号。此外,个人认证用户(橙V )如果拥有企业资质,也可以在管理中心申请开通收单功能。

  在微博支付的申请流程中,用户可以选择自行开发应用或者在应用广场选择一个交易类应用。 目前,可供用户选择的第三方应用包括商宝、微商铺等,用户可借助上述应用系统,实现微博产品端的商品上架和订单管理。

  微博支付对结算账期和保证金制度也做了规定:面向资金压力较小的企业商户,可以使用"T+15日” 结算,无需缴纳保证金;针对流动资金需要较高的企业,则可选择"T+0日” 结算,不过需要缴纳2万元保证金。

  新浪微博还面向普通个人用户推出支付产品和功能,从而扩大微博支付对于个人用户的开放力度,完善微博支付体系。这也意味着所有通过申请和审核的微博账号都将具备收款和交易的能力。

  二、微博支付有什么特点

  1、抢占支付通道

  微博支付已经与海底捞、小米、魅族、迅雷、爱奇艺、格瓦拉等餐饮、零售、互联网企业接触,试图从多个入口抢占支付通道。

  2、联姻阿里巴巴

  新浪微博被阿里巴巴持股后,电商化烙印明显加重。与微信支付只是财付通的表皮相类似,微博支付同样在为支付宝做嫁衣。如果说此前新浪微博更多的作为社会化营销工具,那么,微博支付的推出,实际上是支付宝在向社交领域和更多使用场景的渗透,并最终形成消费闭环。

  这将促使在微博平台上更多的企业账号大胆地进行各种营销尝试,并用最短的流程达成交易,降低用户消费决策时间。未来依托于微博以及第三方服务商,微博上将掀起新一轮的电商开店热潮。

  除了账号体系打通,新浪微博与支付宝同时宣布将互通二维码,用户无论使用微博客户端还是支付宝钱包客户端,均可扫描出双方发布的”可支付二维码”。这意味着未来更多的线下商家可以直接在微博或线下店面里发布带有商品的二维码,消费者买家使用新浪微博或支付宝钱包任意一款应用就能随时随地扫码支付。这将帮助企业卖家打造贯穿线上和线下的一体化服务,从而实现对O20市场的布局。

  3、丰富服务类型

  新浪微博与国内最大联网自动售货机品牌友宝的合作正在逐步推进,消费者买家可以通过扫二维码的形式进行快速购买。在线下企业卖家方面,微博将与更多第三方寻求合作,丰富服务类型,初期将以餐饮为重点扶持行业,并逐渐向更多的企业卖家开放。

  三、为什么选择微博支付

  1、交易效果显著提升

  微博希望通过支付及其他商业产品的全面开放,打造最高效的社交商务平台,微博支付由支付宝提供后台支撑。微博支付开通后, 将形成”浏览兴趣→下单→支付分享”的交易闭环。

  企业卖家在第三方平台"微卖”上传商品照片 ,可以很轻松地建立商品主页并链接至微博。消费者买家在打开商品链接后,即可进入支付环节,完成交易。

  此前的微博购买流程中,在支付环节往往需要跳转至第三方网站,这极易打断消费者买家的购买流程,造成消费者买家流失,而选择使用第三方通用型应用,则不能产生有效分享互动,没有完善的售后与服务机制。

  微博支付推出的目的是打破上述瓶颈。测试效果显示,消费者买家对微博支付的接受度很高,微博支付的成交转化率大幅提升,较之前交易外跳的成交效果提升了3~ 4倍。

  2、交易范围扩大、交易能力增强、用户体验提升

  对于大量有营销和交易需求的企业卖家,微博支付打通了微博社交商务生态的闭环,帮助其实现微博营销价值的释放。微博支付的全面开放,将不同以往局限于具有经营执照的企事业单位认证账号和普通实名认证的个人账号,所有微博注册用户都可以申请接入,届时微博上的个人和企业账号都将具备收款和交易的能力。

  随着各领域买卖双方的参与,微博上将会促成更多基于信任、关系和兴趣而产生的社交商务场景,微博用户也将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选择。在微博上不仅可以浏览新闻,还可以买票、订餐、缴费、订酒店,甚至直接售卖商品,微博与用户生活将实现更加紧密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