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卡拉电签版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国三代人的支付体验变迁历程

2022-02-19 来源:金融博览 作者:中国银联

  支付作为金融的重要一环,展现出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中国智慧,擘画着支付为民的生动实践,推动中国成为世界领先的电子支付市场。而这一市场,也成为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等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试验场,以巨大的能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1、祖辈的支付:资源竞逐的时代

  我的祖辈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资源匮乏的艰苦年代。那时候,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支付”的作用仅在于满足温饱。在“钱”还不足以支付生活成本的年月里,原始的“以物易物”依然以多种形式存在着。

  解放前后,一穷二白的国家正百废待兴,百姓生活自然是困难重重。奶奶上初中的时候缴不起学费,曾祖母不惜廉价变卖房产,或拿陪嫁的首饰、瓷器抵用支付孩子们每月的学费和生活费,价值上的严重不对等没有动摇“知识改变命运”的决心。而奶奶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作为小学教师,每月工资仅6.5元人民币。在“三年困难时期”,有时拿钱也买不到东西,甚至学校财务吃紧只能拿学生交上来抵作学费的物品当作工资发给教师。不久前,奶奶的学生们登门造访,提到当年老人家想方设法为他们减免每学期2块钱的学费,依然感激涕零。

  20世纪60年代,工资收入逐渐提升,奶奶一个月工资涨到22元,但维持全家的基本生活依然捉襟见肘,一件棉服要分两次购买,上个月的结余买内胆,下个月再精打细算买罩衣。资源竞逐的大背景下,艰苦的条件也激发出人们的智慧,展现出人性的善良与温存,“支付”成为一种人们共渡难关、相濡以沫的形式。

  比如,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祖辈这代人流行的“打平伙”,大致相当于如今的“AA制”。奶奶说,有时同事们集中办公晚了,就各自拿点钱出来买点东西(一般也就是几分钱一块的烧饼)打个牙祭,因为那时候让谁单独请客都不现实。富裕一点的年轻人会“打平伙”买“高级饼干”(相当于如今的零食糕点)吃,这在当时可不多见,总是引来一阵羡慕。另外,民间还出现了熟人之间“借贷”的雏形——“拉汇”。具体而言,几个经济状况相当、有一定偿付能力的人协商好,这月张三家有特殊情况需要用大钱,大家就把钱集中起来给张三,下个月李四家要用钱再使用同样做法,并且谁当月集中用钱,谁就请大家吃个饭,喝酒聚餐,苦中作乐,抱团取暖,勤劳质朴的中国人民不断进行着最初的财富积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票证经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我国经济的主旋律。“支付”依然是奢侈的,因为它不仅需要足够的对价,也要拥有资源分配的凭证。

  票证经济是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推行的一种由国家统一分配物资、人民凭票购买的指令性计划经济,1955年之后在我国全面推行。在祖辈及父辈的记忆里,《你好,李焕英》开头抢电视的场景,每天都在现实生活中上演一买电视需要珍贵的电视票,限量供应,数量稀有。那时最神气、最令人羡慕的“金饭碗”之一可能就当属商业供销部门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手中“主宰”着资源调配权。

  和电影中的情节一样,为了方便了解国家大事,70年代末,爷爷千方百计得到一张电视机票,在周围人群中第一个购买了一台17英寸“三元牌”黑白电视机,成就了左邻右舍茶余饭后争相抢位的娱乐活动。

  一直到我幼年时期,还通过这台电视看完了《新白娘子传奇轧除了电视机这种当时的高档消费品,日常的柴米油盐、锅碗瓢盆,无不是凭票供应,票证也就成为“支付”的必备品,甚至还有“半钱油票…‘一钱肉票”等小面额票证,没有票便无法生活。拿着票去集中大采购,可以说是当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工作之余最开心的事情了。作为相对通货,家里多出来的粮票、布票还可以用来换购其他生活用品。据爸爸说,我出生之后的洗澡盆、小面盆等,也都是用票证置换回来的。

  票证经济下,精打细算的生活影响了几代人的消费观念——长期以来,中国人喜欢存钱“聚财”,而不喜欢提前消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家家户户精打细算之后的结余,一般都会在银行办个“零存整取”的折子。爸爸刚参加工作时每月工资34块5角,扣除每月生活开支,到1987年结婚时共存了1800元,加上父母的资助,操办了一场在那时可算得上是相当豪华的婚礼。“万元户”那更是凤毛麟角远近闻名了。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流行南下买黄金,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爷爷也曾三赴深圳,在中英街购买了价值不菲的黄金。当时,中英街的黄金价格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资源竟逐的时代,“支付”对于祖辈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但却在人们长期的奋力生活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渐体现出它的价值。

中国银联

  2、父辈的支付:效率竞逐的时代

  1993年,粮票、油票停用,长达近40年的“票证经济”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阔步走向物质丰富、繁荣多彩的新阶段。

  我对90年代支付的记忆集中在上海南京东路商场的收银台前。那时,去南京东路买衣服,几乎成了“江浙沪”们节假日最潮流的休闲方式。这里有最时尚的款式、最优惠的折扣、最高端大气的购物环境。印象中每到节假日,各家商场都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为了“抢”到心仪的美衣美物,我们一家三口习惯默契地“分工”——妈妈自然是柜台试衣的主角,爸爸则负责提前去五楼男装楼层的收银台排队(购买男装的队伍往往人较少),而我则负责在楼层间穿梭——帮妈妈做好参谋、选定衣服后,上楼把开好的票交到爸爸手上。当然,六楼七楼的童装柜台和游乐设施也是我必定光临的场所。

  尽管现在看来,这样的购物和支付场景俨然过时甚至绝迹了,但在当时,收银台前的长队里也悄悄涌动着令人眼前一亮的时髦元素,那便是银行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少银行已经开始发行银行卡。

  排在前后都是现金支付的队伍里,一句“我刷卡”往往显得骄傲而引人注目。而收银台,也逐渐摆满了各式各样的POS机。记得1996年,爸爸办了一张建设银行的龙卡后,便常常使用刷卡支付。

  但是,毕竟不是全国各地都像上海南京东路的商场一样,具备优质的受理环境——好不容易办了张银行卡,但很多地方并没有POS机,有的商店里没有相应银行的POS机,成为电子支付发展的重要掣肘。

  所以,到20世纪90年代末,只有为数不多的商务人士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以及初生代卡友使用银行卡。

  银行卡的普及得益于2002年中国自有银行卡组织——中国银联的诞生。银联将各家银行的网络合并统一,实现“联网通用”,为我国电子支付的飞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在银联成立之前,A银行的卡只能在A银行的POS机上刷,而银联成立之后,A银行的卡可以在任何一家银行的POS机上使用,支付效率大大提升。柜台的“一柜多机”逐渐成了“一柜一机”,银行卡从“时兴之物”变成了人们的日常支付工具,收银台的队伍逐渐缩短,银行卡消费也实现直线式迅速增长。

  真正让收银台队伍消失的,是线上购物平台的迅速兴起。妈妈第一次尝试网上购物,是在2008年单位工会活动中,那时为买合适的道具犯了难。在年轻同事的推荐下,她惊叹于还能有如此便捷高效的购物方式——可根据个性化的需求搜索商品,随看随买,还能“江浙沪包邮”,效率成为它无可替代的优势。

  自此,网购成为不少“妈妈”们茶余饭后的专宠。而伴随线上购物兴起的,则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线上支付、移动支付方式。如今,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也已深谙网购之道。

  随着智能手机的应用,支付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形势。收银台虽然少了长长的队伍,但多了各种各样的标识——绿色的微信支付、红色的银联支付、蓝色的支付宝,从现金到银行卡,从扫码到各种生物识别支付技术,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支付的方式,“谁好用、就用谁”的效率竞逐模式在我国支付市场悄然铺开。转账汇款、春节红包、水电煤公缴等线上支付,也悉数进入“秒付”时代。

  全国使用电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为85.37%,农村地区使用电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为76.21%,人民银行发布的{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为中国飞速发展的支付市场记录下了重要的节点。小小的收银台,就像支付产业迅速发展具体而微的缩影,映照出了人民生活不断向上向善的全新面貌。

  3、我的支付:体验竞逐的时代

  结束了一天忙碌而充实的工作,回到自己的小家窝在沙发里,“宝宝”们打开手机,将人世间的得意失意、工作中的顺境逆境、情场里的温柔悲伤,以治愈性购物+网络社交的方式,投进一场场轰轰烈烈的直播购物,将原本繁华的“南京东路商场收银台”搬进薇娅、李佳琦们的直播问里,支付新世界的大幕徐徐拉开。这便是我所处的支付时代。

  通过直播购物里主播们的详细介绍,人们不仅可以近距离观摩商品的试用体验,节约选品时间和购买成本,还可以同步实现社交、扶贫、娱乐、教育等多种社会需求。支付,这一消费中小小的环节,在引人入胜的沉浸式体验中变得自然而温情,让新业态的试水者们赚了个盆满钵满。各大平台纷纷转型,各路明星加盟带货,“宅经济”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

  与线上购物相对应,线下移动支付的体验也不断跃升,甚至带来了人们消费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女司机再也不用担心停车够不着“取卡机”,停车场已基本可以实现无感支付或扫码支付;多地地铁、景点实现NFC刷手机自动扣款过闸,挥一挥手机便畅行无阻;在阿里、京东、苏宁等线下无人超市,顾客只需“刷脸”购物,APP自动扣款颠覆传统……金融科技带来的场景化、智能化支付服务水平不断跃升,让体验成为这个时代支付竞逐的标杆,并通过人们对体验的孜孜追求,不断重塑业态、重构生活、反哺社会。

  4、支付的初心与使命

  外则鼎新,内则归本。“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体验背后,是支付产业始终如一的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初心。

  全国人民对支付最深切的体验,可能就在不久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见面菜篮子”在各地涌现,老百姓在手机上下单支付,不出门就可以买到新鲜的肉蛋蔬菜;外卖快递“无接触配送”有条不紊铺开,全民隔离秩序井然;各金融机构利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全天候为客户提供在线金融投资、生活缴费、网上购物等多项服务,在线理财掀起新热潮……这些令世界刮目相看的“硬核技术”,都离不开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体系的建立与普及,以及在支付服务的深度渗透下各类生活服务闭环的悉心构建。小小的支付,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与温暖。

  我国支付产业的飞速发展不仅带来了特殊时期应对困难的底气,更在扶贫领域大放异彩,帮助人们跨越城乡差距的鸿沟。直播扶贫已成为时下耳目一新的“新农活”。不少平台、企业巧用流量红利,将线上直播新业态与扶贫攻坚有机结合,打通供需两侧,挖掘潜在消费市场,拓宽扶贫产品与服务的展示、销售与推广渠道,缓解农产品滞销问题,助力贫困地区农民脱贫增收。除了直播扶贫,围绕支付,一系列惠农服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漠草原上的惠农服务站,帮助农民便捷完成转账取款、公共缴费等服务;完整的物流、数据流帮助大量中小农户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笔贷款;智能手机应用的普及也让看病、上学、购物都不再有困扰。

  支付的发展也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把“南京东路的商场收银台”搬到了世界各地。国人出境旅游、留学,往往一下飞机,中国支付的各类宣传、优惠海报总是第一时问映入眼帘,行之所至,中国的支付服务都能无缝衔接。支付服务的便捷,让国人切实感受到祖国综合国力的强盛,帮助国人行得更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每年的“十一”黄金周、春节以及寒暑假旅游高峰,世界各地商家都会为迎接中国游客的到来进入忙季。在法国,购物天堂河谷购物村、老佛爷、春天百货等,家家门店配上了中文店员,提供支付宝优惠和手机退税服务。不少外国人也加入了使用中国支付的行列。

  银联数据显示,银联受理网络已延伸至180个国家和地区,境内外受理总商户数达到5500万,超过半数国家和地区已支持银联移动支付服务。英国知名咨询机构RBR报告称,银联已成为全球受理最广泛的卡品牌。中国支付走出去的同时,人民币国际化驶上高速公路。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最新数据显示,CIPS吸引了44家境内外直接参与者、1127家间接参与者。

  今年,我们还将迎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八周年。“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提出以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截至2021年1月,中国已同140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而支付显然已成为“一带一路”的前哨站、连心桥。

  境外62个国家和地区已累积发行银联卡超过1.4亿张,近70%位于“一带一路”沿线,东盟10国全部发行了银联卡。随着本地化进程不断加速,中国支付与境外支付产业的发卡合作还从业务层面上升到技术标准层面,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2021年5月,数字人民币建设取得新进展,正式打通支付宝渠道。伴随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支付”变得更加可追溯,洗钱、电子诈骗等套路将无处遁形。

  纸币虽然还将长期存在,但传统ATM等或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现金钞箱、武装押运等高成本的运营模式都将改变。支付,又将走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带给人们全新的体验。

  当然,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追求体验本身也将面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支付也不例外。技术瞬息万变,观念加速迭代,体验也会面临试错。当直播购物万人空巷但质量良莠不齐、当“刷脸支付”出现安全性漏洞、当曾经豪华气派的实体商户空空落落,业内外也会产生迷茫,未来支付产业发展的方向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