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卡拉电签版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特点分析

2019-09-20 来源:安全付 作者:Memory

  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起步较晚,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的电子支付产业而言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可以说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以中国借记卡网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电子支付产业中,目前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等多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发展迅猛,成为银行卡支付的有益补充。目前中国的电子支付产业有以下特点。

  一、银行卡稳步发展

  中国银行卡产业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阶段,从各商业银行各自发卡、分散经营到由统一的组织联网联合、清算结算,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受理市场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截至2005年底,国内银行卡总量9.6亿张,其中借记卡9.2亿张,占95%;信用卡(包括准贷记卡 数量约4000万张,占5%。在发卡量大幅度上升的同时,银行卡交易规模也相应增长,2005 年,银行卡总交易笔数近90亿笔,总交易金额4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和80%,其中消费交易额超过9000亿元,同比增长率超过50%。2005年也是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卓有成效的一年,年度新增POS机具15万台。截至2005年底,国内特约商户39万家,同比增长26%; POS机具61万台,同比增长35%; ATM终端8万台,同比增长20%。目前银行卡受理市场不完善、专业化服务机构缺乏的问题依旧突出。成熟的银行卡产业通常是通过专业化服务的形式开拓受理市场。在银行卡市场发达的国家,专业化服务渗透在电子支付业务链的各个环节,从事不同银行卡细分领域的专业化服务机构种类繁多。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一直是中国受理市场建设的主力军。但近两年来,随着银行卡的联网通用,受利益分配机制的影响,受理环境开发和建设的速度已经大大滞后于发卡市场的增长,成为整个银行卡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借鉴国际经验,开展专业化服务正是加快受理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网上支付成为新兴的增长点

  中国网上支付发展起步较晚,比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滞后5~10年,但发展非常迅速。2005 年中国网上支付的总金额达到了161.3 亿元,增长超过了100%。中国网上支付的发展是伴随着宽带互联网络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截至2004年初,中国的上网客户总数为7950万,同上一次调查相比,半年增加了1150万人,增长率为16.9%。庞大的上网人群是互联网商务的潜在消费者,也是互联网支付发展的前提。同时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成为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最关键因素,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O 第1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在影响互联网交易的主要因素中,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因素占到28.10%,和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并列成为影响网_上交易的最主要因素。

  目前国内在线支付的参与机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商业银行、中国银联和第三方专业机构。由于历史原因,在国内最先开展网上支付的是银行,主要是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在系统大集中之后也进入了这块领域。而银联体系内的网关一般都是在2001年左右才开始建立的。第三方专业化机构是在银联网关之前建立的,比如首信,其开展网上支付的历史较早。北京首信在国内是较早致力于建造互联网支付网关的企业,目前主要业务在北京地区,首信首创的二级清算模式,为中国的在线支付开了先河。但由于其是半官方机构,商业运营能力较弱。上海环讯是具有外资背景的商业网关,其商业运营能力比较强,其运营模式跟北京首信一样。由于如商业支付网关这样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市场开拓能力较强,目前在互联网支付市场中占有着一定的地位。

  三、第三方支付平台竞争激烈。

  目前,中国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模式共有六种:支付网关、移动支付、系统集成的公司改做支付运营商、PayPal、 地方政策性模式如上海一卡通 、第三方担保模式如支付宝等。而YeePay自创了第七种模式,搭建支付平台,针对特殊群体推出特殊服务。已集成了多种支付服务,如银行卡支付、短信支付、手机全业务预付费服务、电话支付等。

  2005年6月以前,国内主要从事第三方电子支付的企业只有3家:北京首信公司、ChinaPay和上海环讯,而排在电子商务行业前列的电子支付平台提供商最多不超过10家。同时由于是产业刚刚起步阶段,企业利润也非常可观,商户同支付企业之间除了年费之外的利润分成,大致在1%~2%,国内最早的在线支付平台首信易支付开出的标准是1.2%。可以说,2005 年6之前是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发展的良性时期。

  2005年6月以后,随着支付宝、贝宝、网银在线等多家实力强劲的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加入市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为了抢占市场,很多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采取降低交易手续费的策略,有些企业甚至不惜“倒贴”,用零利润或者负利润去吸引商户。国内最早的电子支付公司北京首信,将其电子支付平台“易支付”以25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一家叫PayEase的香港公司,这被称为是国内电子支付企业洗牌的开始。前两年,由于有关部门拟出台《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国内50多家颇具实力的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围绕为数不多的牌照而展开角逐,未来的市场竞争会演变得更加激烈。这也同样促使监管者对监管方法加以反思。